
:当前部分地区原奶过剩,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可能不再需要扩大牛群。您对牧场未来牛群发展是如何考虑的?
孙志刚:格润富德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存栏6700头,主要品种是西门塔尔乳肉兼用奶牛,乳成分尤其是乳蛋白显著高于荷斯坦奶牛,乳蛋白率可达3.6%,为公司产品开发提供了特殊优势,其次育肥牛的屠宰率较高,可达60%,比荷斯坦奶牛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在近两年内,我们牧场暂不考虑牛群的扩群,在保持目前的牛群规模的情况下将优化牛群结构,不断提高成母牛的占比,提高牛群的培育质量。预计在2027年以后,奶业行情好转后再考虑扩群。
:牧场在优化牛群结构、保证核心牛群产量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孙志刚:优化成母牛牛群上,我们牧场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淘汰低产的奶牛,由于牧场主要养殖的是西门塔尔奶牛,对头胎高峰奶产量低于15kg的奶牛认定为低产奶牛;二是对全期泌乳天数不足200天的奶牛做育肥淘汰处理。对于后备牛,主要是提高留养的标准:一是初生重低于30kg的母犊牛不做种牛留养;二是对犊牛期发生过3次以上腹泻、肺炎疾病的犊牛不做种牛留养;三是对14月龄没有达到公司规定配种体重、体高标准的90%的育成牛不做种牛留养。
:现在牧场淘汰率是多少?未来淘汰目标?
孙志刚:目前我们牧场的成母牛淘汰率由2023年的20%提高到2024年的28%。2025年的淘汰率将维持在与2024年差不多的水平。格润富德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母牛淘汰率显著低于荷斯坦奶牛,主要因为前些年公司一直处在扩群过程中,控制了淘汰率,同时由于西门塔尔牛的肢蹄病、营养代谢病、产后疾病等发病率较低,基本不到1%,因此被动淘汰率低,要想增加淘汰只能增加低产牛、繁殖障碍等主动淘汰率。
:目前奶公犊价格大幅下降,牧场对新生犊牛是怎么处理的?
孙志刚:我们牧场饲养的是西门塔尔奶牛,所以奶公犊一直是由牛场自己育肥到18个月出栏。虽然目前肉牛出栏价格下降,但我们通过屠宰、加工等产业链延长的措施,比如生产精细分割的包装冷鲜肉、牛肉丸礼盒等,仍能够实现产业链的盈利。
:牧场如何结合自身资源,创新乳肉融合发展模式?未来如何规划?
孙志刚:格润富德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创立之初就一直坚持走饲养乳肉兼用奶牛的道路,一是考虑到西门塔尔奶牛的品种和牛奶的稀缺性,国内规模化养殖西门塔尔奶牛的牛场数量并不多;其次能充分利用奶公犊的资源,发展肉牛加工产业。未来公司的重点工作将放在以奶源为依托,重点补足和延长产业链,以加工反哺养殖端。目前已经开始发展自营牛奶品牌的加工和销售工作,2024年9月份公司成功推出了“奶典巴氏鲜牛奶”的上市和销售工作,目前在烟台和周边城市全面铺开,实现产销两旺,争取利用两年时间实现消化全部自有奶源。
:在资源利用上牧场采取了哪些优化措施?
孙志刚:在资源利用上,首先我们优化饲料配方,充分利用西门塔尔奶牛耐粗饲的特点,提高玉米青贮和小麦秸秆的使用量,围产前期奶牛同样使用1公斤的秸秆。其次,减少低产奶牛和泌乳后期奶牛的干物质饲喂量,饲料转化效率控制在1左右。
第三,在各圈舍调群和牛群分配方面,合理控制奶牛饲养密度尤其是高产奶牛,饲喂管理方面严格做到“牛走、料到、粪清、床平”,保障奶牛的躺卧率和舒适度。

本文来源:荷斯坦杂志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