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伊课堂·牧业精英国际训练营”专场培训在河南济源伟恒牧场圆满举行。本次赋能活动以“健康奶牛养成计划:从免除蚊蝇困扰开始——无蝇牧场增收百万”为主题,汇聚国内外奶业专家及河南省牧业精英,通过国际专家课堂培训、技术研讨与牧场生产一线现场实操解析,共同探索健康奶牛养殖新技术、降本增效新路径,助力行业奶牛养殖技术提升,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迈进。
“伊课堂·牧业精英国际训练营”专场培训在河南济源伟恒牧场圆满举办
汇集全球智慧,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学堂
“伊课堂”是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历时7年打造的直播赋能平台,以“知识传授+技能提升+经验交流”为核心,融合国际前沿理念与本土实践,推动新技术在牧场落地应用。2025年,伊利对“伊课堂·牧业精英国际训练营”全新升级,在全国不同省份的合作牧场处,设立10座“伊课堂?牧业精英学堂”,将领先的技术培训直接延伸落实至生产一线,更好的实现技术价值转化。河南伟恒牧场作为首批示范点之一,依托伊利的技术支持与资源整合,成为中原地区奶业人才培育与技术创新高地。
河南省奶业协会秘书长陈华杰致辞
河南省奶业协会秘书长陈华杰在致辞中表示:“伊课堂是一个绝佳的学习交流平台,它紧密结合国内外奶业最新发展趋势,真正的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通过伊课堂我们能够足不出户就能学习到国内外先进的奶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与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优秀从业者进行实时互动,分享彼此的见解与心得。” 陈华杰秘书长呼吁,广大奶业从业者要积极参与到伊课堂的学习中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积极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国际视野+本土实践,拓展牧场降本增效新路径
本次赋能培训聚焦牧场蚊蝇防控这一关键环节,特邀澳大利亚奶牛兽医专家,围绕《健康奶牛养成计划:从免除蚊蝇困扰开始——无蝇牧场增收百万》主题,分享国际领先的防控技术与实战案例。通过系统性方案制定、新技术应用及成本优化策略,帮助牧场提升牛群健康水平,降低养殖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国际专家授课培训,现场学员积极用手机记录
相关研究表明,蚊蝇防控是奶牛养殖的重要环节,蚊蝇滋扰会导致奶牛烦躁不安、采食时间减少、能量消耗增加,进而降低产奶效率。在蚊蝇高密度环境下,单头奶牛日均产奶量可能下降0.5-3公斤(具体损失取决于蚊蝇密度)。严重情况下(如厩螫蝇、蚊子密集),产奶量损失可达10-15%。同时,奶牛因蚊蝇滋扰无法安静采食,奶牛通过用嘴甩料驱赶蚊蝇,导致饲草料浪费或污染,日均饲料浪费率可能达 5-10%。另外,奶牛因应激反应导致饲料转化率降低,需额外消耗5-10%的饲料以维持基础代谢和产奶需求。综合经济损失测算,以1000头规模的奶牛牧场为例,每年造成损失约300万元。
罗布教授针对性的围绕环境管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奶牛防护及数智化监测五大核心分享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科学有效的技术举措可以帮助牧场牧场减少蚊蝇滋扰带来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百万。
多年来,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一直将牧场蚊蝇防空作为重点课题进行攻关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免费赋能应用到合作牧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伟恒牧场总经理鲁志民介绍:“在伊利的技术赋能与人才培养下,牧场改善十分明显,单公斤奶饲喂成本已降至1.75元,日单产同比提升3.5公斤。”这一成果印证了伊利“技术+管理”双轮驱动模式的有效性,伟恒牧场也成为了河南奶业降本增效的标杆。
国际专家在牧场生产一线现场实操解析
活动最后,参会者实地观摩伟恒牧场蚊蝇防控示范区,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技术服务团队和国际专家在现场共同指导蚊蝇防空技术要点,将理论转化为实战成果。这场融合国际视野与本土智慧的培训,不仅为与会牧业精英带来了一场知识盛宴,也为河南奶业注入新动能。
人才培育,为奶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据了解,自2017年“伊课堂”举办首场培训以来,已邀请200余位国际专家、高校教授、行业精英入驻“伊课堂”免费为行业授课,累计开展611场直播,培训覆盖52.9万人次。不仅如此,还为行业精心培育了3300名初级技术人员、641名中级技术骨干,更是为牧场培养了701名具备现代化全面管理思维的“牛二代”产业接班人,实践形成了国内奶牛养殖技术培训、实战复合型人才培育的新模式,持续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健康奶牛养成计划”专场培训,不仅是技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伊利践行“全球健康生态圈”愿景的缩影。通过国际化资源整合与本土化创新,伊利正以科技之力、人才之智,携手行业伙伴共绘奶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为中国奶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伊利